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在中国煤矿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的研究中 ,作者指出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关于软岩定义的缺陷 ,提出了新的软岩定义和分类 ,并论述了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软化状态方程、软岩巷道支护理论、支护荷载的确定以及软岩工程地质力学设计方法。可以认为 ,中国软岩工程地质力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462.
Research traditions exert a powerful influence over the thinking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population geography an entrenched empiricism and a reluctance to engage in wider debates on theory and method within human geography have resulted in a degree of separate development. Such methodological complacency has, until recently, threatened to undermine population geography's role within the discipline as a whole. Thus the discussion of multi-method research designs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offers population geographers an opportunity to break out from the confines of a dominant research tradition and participate with other human geographers in an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debate. This paper seeks not only to provide a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debate within population geography (as represented in the preceding papers in this Focus section) but also to extend that debate by raising issues of much more general concern. I argue that there are dangers in drawing the terms of the debate too narrowly. If we ar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potential of multi-method research, we must first po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methods, data, and research problems. Pragmatic views on the choice of research method are inadequate because they fail to recognise the theory-driven nature of research. Only once we have achiev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grounding of research strategies will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multi-method research be fully realised.  相似文献   
463.
设定地震的分类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震害预测中的设定地震,将其分为检验型设定地震、预测型设定地震和重现型设定地震,并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作者还进一步论述了3种设定地震在不同震害预测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4.
赵美英 《台湾海峡》1999,18(4):445-449
拟建湄洲弯25万吨级航道所处海域水下地形、水位条件等十分复杂,部分航段水深不足,如采取工程措施疏浚至设计深度要花费巨额投资。湄洲湾属于强潮海湾,利用潮位乘潮通航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本文采用三套不同的程序计算乘潮水位并绫珞段具体情况提出乘潮最佳方案,既确保了超级油轮的航行安全,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65.
垃圾卫生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综合分析,以多种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垃圾及其渗滤液成分组成与变化规律,填埋场的地理—地质条件,填埋结构单元的控制机理,填埋结构控制作用的数学模拟和垃圾卫生填埋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及其应用。首先,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论述垃圾成分受到生活水平、能耗结构、季节、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垃圾产量和成分变化的一般规律。以试验和现场监测为基础,详细研究垃圾渗滤液成分的变化特征,探讨垃圾的分解过程,指出垃圾渗滤液成分具有以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为主的高浓度、强污染特性,总体上具有随时间呈负指数衰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首次详细、系统地从试验和模型计算两方面研究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作用。控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填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衬里、垃圾层、填土层)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质,由于填埋体类似于一个生物反应器,有机质发生生物降解,分解的终极产物(如NH+4)可被填土层和衬里吸附;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衬里、填土层的厚度与密度,可以控制渗滤液在填埋体内的水动力条件,从而控制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模拟模型,完整系统地研究渗滤液水头  相似文献   
466.
王珊  张郁山 《中国地震》2017,33(1):56-67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和导则中关于设计地震动时程方面的规定。分别从时程分析范围、时程组数以及天然时程所占比例、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峰值和反应谱特性、设计地震动时程的持时特性以及设计地震动时程的相关性等5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地震动时程相关规定的异同。以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给出了满足相关要求的设计地震动时程,并针对设计地震动时程确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设计反应的确定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7.
林华国  卿展辉 《华南地震》2019,39(3):146-152
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各参与方的后评价标准,分别对各参与方进行评价后,根据各参与方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最终确定综合得分及评价等级。该后评价方法对所有参与单位均有约束力,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该后评价方法操作性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政府及决策管理部门进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等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8.
469.
Moritz (Maurice) Loewy was born in Vienna, studied in Vienna and emigrated to France because he was a Jew and could not get a position in Vienna. In Paris he became director of the observatory. Our investigation removes the ambiguity on Maurice Loewy's birthplace, and we conclude that he was born in Vienna in 1833 (© 2009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470.
The Dwingeloo 25‐m telesope, inaugurated in 1956, ha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research for half a century. We trace its history back to its conception in 1944, and summarize its main achievements. (© 2007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